查看原文
其他

城读 | 如何进行全球城市比较研究?

Robinson J 城读 2022-07-13
365
如何进行全球城市比较研究?


全球城市比较研究主张一种开放而灵活的比较想象力,将比较实践引向其核心特征:从别处思考城市,审视和改变概念。

Jennifer Robinson. 2022. Comparative Urbanism: Tactics for Global Urban Studies, Oxford: Wiley-Blackwell.


题图来源:

Dilomprizulike: Waiting for Bus, 2003 and Antonio Ole: Township Wall, 2004. Hayward Gallery (2005) Africa Remix: Contemporary Art of a Continent.

http://www.universes-in-universe.de/specials/africa-remix/dilomprizulike/english.htm



城读按:本文为伦敦大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授珍妮弗·罗滨逊(Jennifer Robinson)即将出版的新书《比较城市主义:全球城市研究的策略》前言的节译。感谢牛津-小裁缝(王晓阳老师)翻译前言原文并赐稿,城读做了编辑和校译。
 
城市研究已经走向全球化——它所研究的城市的广度、理论雄心的范围及其关注的实际问题的广度,构成了当今城市研究的框架。新主题、新理论对象和新分析创新中心重塑了城市研究领域。
 
全球快速城市化的动态地点转移到了亚洲和非洲,加上城市居住形式的巨大多样性,以及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许多城市研究者倡议更新既有城市理论,甚至是根本性革新。
 
可以说,城市研究的传统对象在蔓延的城市建成区和星球城市化进程面前消失了。城市、中心和郊区成为无用的剩余概念,必须谨慎使用。城市研究领域正在寻找新词汇,用于描述各种异乎寻常的城市爆炸和多样化的城市形式,除了蔓延或扩张,区域或超大,学者们还使用诸如银河与行星的术语,用于指代城市化的物理扩张和城市化的全球影响。
 
有鉴于此,所有城市研究者都面临一系列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困境,需要创新性的回应。如何在多样化的城市后果中回顾、创新、推翻甚或发明概念?城市理论如何能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的案例之中?如何在城市世界的多样性中思考城市理论?如何使用往往属于还原论的概念来回答城市的复杂性问题?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阐述概念的人的限制,必须始于某个地方,必须以某种特定的声音说话。然而,概念必须应对社会和物质世界的不竭性(inexhaustibility)。
 
在这场关于全球城市(global urban)性质的理论、经验和政治探索的旋风中,我个人的预感是,比较实践的遗产可能为批判性理论建设提供一个起点。比较的想象力有助于思考城市的许多不同形式,有助于通过许多相互关联的后果来思考城市。两者的发现提供将不同的城市背景带入对话的机会,可以为探索城市这个“不可能”(和不可思议地多变)的对象打开空间。
 
如果比较的想象力要支持渴望改变城市研究的当代学者的努力,就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比较方法,一种重新格式化的“比较”,以适应21世纪全球城市研究的挑战。
 
本书论述了比较方法的必要性,这种比较方法专门建立在城市作为一种全球现象的问题意识和空间性之上。它主张一种开放而灵活的比较想象力,将比较实践引向其核心特征:从别处思考城市,审视和改变概念。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从当代城市化的空间性和形式中产生新的比较依据和新的比较策略。本书建立了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将不同的背景纳入分析的范围;本书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推动全球城市研究理论建设的革新和扩展过程,或者更谦虚地说,推动全球城市研究概念的形成。
 
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我们需要重新开始思考与城市有关的比较方法,甚至在许多方面我们需要重新开始思考城市问题。新概念可能来自哪里?一个重新格式化的比较实践超越了比较划定和预先给定的地方(例如“城市”)的领域化想象,而是建立在城市从大量的流通、轨迹、社会物质邻近和关联实践中产生的观点之上:在任何给定的背景下,无论城市是什么或成为什么,城市都可以被视为从所有这些可能性中产生。
 
在这个意义上,为了批判、重建和重塑全球城市研究的概念库(conceptual repertoire),我们的实践应该回应城市的空间性并与之合作。在比较城市主义(comparative urbanism)中,一个创造性的、开放的和批判性的视角至关重要;城市不仅是一个不断变化、开放的历史形成,而且我们理解城市的条件也处在不断地辩论和修正之中。城市是一个理论对象,或者说城市是一个概念命题,这种洞见激发了关于城市可修订的命题,并加强了城市研究的实践,使全球城市世界的对话保持开放。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前言、主体分析十一章和结论。各章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 重新格式化“比较”(Reformatting Comparison)
 
第一部分论述城市比较实践的历史和方法论原则,指出重新格式化城市比较方法的必要性,使其能够想象在任何地方开始思考城市,与任何城市背景的别处进行对话。
 
第一章《理解全球城市的方法》概述了城市研究者为应对全球城市化的深刻挑战而确定的对城市重新概念化的需求。当代全球城市化的“问题”要求新型的理论实践(更加多样化,但也更加嵌入和参与城市世界),这些理论实践有能力汲取思想、技能和资源,以解决城市的宜居性问题和地球的生存问题。因此,第一章指出比较城市主义如何有助于发展新方法来理解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的城市世界,从许多不同的视角和出发点建立概念,也许会与一系列不同的城市后果产生共鸣,但也要尊重基于地方的见解的局限性。
 
第二章《城市比较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综述和批判城市比较研究方法。基于地域划分的“城市”,或者城市所在的国家背景特征来定义可比性,导致只能对相对类似的城市进行比较。这对比较主义在全球城市研究中的价值造成很大限制。有别于占主导地位的普遍化理论实践的范围野心,渴望把“别处”作为证据来支持现有的分析议程,重新格式化的比较主义提出了一个更为灵活的理论实践,这种实践参与现有的概念化,但致力于可修订性,思考城市后果的多样性,并愿意从任何地方开始重新概念化。
 
第三章《档案中的比较城市主义:思考多样性和关联性》深入到比较城市主义的档案中,探讨学者们在面对城市思维的难题时,如何实际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跟踪城市之间的众多相互关联和重复的案例,以及在各种城市结果中进行创造性实验,构成比较或设计“自然实验”。两者蕴含着创造新的理论地理学的巨大希望,可能有助于产生更多的全球城市研究工作。
 
第四章《从别处思考城市:重新格式化“比较”》讨论如何在共同特征和联系、多样性和重复的基础上更正式地确定城市比较的范围。本章采用马克思主义和德勒兹式(Deleuzian)的表述来探讨这一问题。强调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关系构成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可以通过关联(更广泛的过程和关系)为思考城市的方式提供基础。德勒兹提供了一些技巧,为分析某一“案例”的意义与更广泛的过程、与其他案例以及与一般概念的关系提供了空间。他的干预不是将一个案例作为预先给定的普遍性的一个具体案例,而是邀请我们追踪物质和思想的相互交织的起源。然后,我们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的结果都是独特的,但可能通过一个共同的起源与其他许多结果紧密相连。因此,通过追踪不同城市现象之间丰富的相互联系,我们可以将它们置于分析关系之中。与此相匹配,德勒兹的哲学干预重塑了案例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比较提供了新途径。
 
第四章概述了比较城市实践的两个基础,即起源性和生成性(genetic and generative)。这与物质出现和概念尝试中城市对象相互交织的生产相一致。比较可以被视为是在“起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踪重复、相关但是独特的城市结果相互联系的起源,作为比较的基础。或者,它们可以从“生成”的实践中产生,在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表现出的共同特征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邀请,产生对不同城市结果的概念性见解。
 
第二部分 起源性比较(Genetic Comparisons)
 
第二部分包括两章,探讨了“起源性”基础作为从别处思考城市的潜力。第五章和第六章指出空间性的起源或者城市本身的出现吸引研究者跨越不同背景进行反思的机会。
 
第五章《关联》着手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可以用关联做什么比较?在这里,追踪构成城市化的人流、物流和思想的流动,开启了各种策略,包括识别和比较不同的城市化进程;以经验上的加法或分析上的减法的方式,对重复的案例进行比较;或横向比较案例,加强对特定案例的理解。
 
第六章《关系》通过“关系”方法的视角来考虑关联,更具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特点。在关系比较中,我们被鼓励与联系和共同产生地方和现象的(跨地)社会过程合作,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通过这种方式,对共享的、广泛的或更广阔的过程的理解得到了推进。
 
第三部分 生成性比较(Generative Comparisons)
 
第七章《提出概念》。在认识或寻求改造多样化的城市世界时,概念是必需的。这是本章和本书的一个重要前提。当然,城市的概念在多样性、差异性和物质世界中来之不易,城市比较学者在不同的视角和实践中找到资源,以驾驭这个棘手的领域。概念是如何或基于什么理由产生和被修改的?概念是如何以及概念为什么会在它们被创造出来的地方之外传播和生根?我们该如何看待概念和事物之间不可避免的距离?对于不同的理论传统,概念化的过程与研究者嵌入的经验和实践息息相关。本章明确指出,概念不但可以被视为完全开放,可以被修改,也可以在与城市世界的互动之中形成。
 
第八章《构成比较》依次考虑了将城市作为偶发的、具体的和多样化的方式。受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启发,描述了一种思考的潜力,即广泛的社会过程和形成延伸到许多不同的城市环境中,将城市案例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汇聚的场所,将城市结果框定为“偶发的(contingent)”或“同时发生的(conjuncture)”。
 
不同的理论词汇为从别处思考城市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在独特的城市背景下发起实验性“对话”,每个背景都能启发并丰富对其他背景的分析。第九章《对话》探讨了一系列这样的实验。随着不同的城市背景下涌现出不同的概念,概念的流通和流动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将想法付诸行动,或将概念引入其背景,产生洞见,并创造新的城市思考方式。
 
第四部分 思考城市的独特性(Thinking with the Urban as Distinctive)
 
第十章《领域》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城市领域的完整性上,以激发比较性实验。这些实验可以在与城市化有某种关系的地区(例如“郊区”或 “边缘”)中形成,也可以基于城市新兴的领域化,构成当代星球城市化日益碎片化、分散和广泛的城市形式。第十章证明了在任何城市领域和任何城市结果中开始分析“城市”的潜力,把城市视为“独特”的,这对概念创新极为重要。最后一章,即第十一章《进入领域,或者,作为理想的城市》,进一步深入“领域”,审视在新兴(物质)城市世界和研究者的积极能动性紧密结合的情况下,理想或概念可能形成的详细方式。
 
在比较的实践中,跟踪起源性过程和开展生成性探索是相互交织的。比较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缓慢的和新兴的研究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比较的潜力可以被视为是在案例、更广泛的文献、个别研究者、收集的证据、对话者,特别是合作者、居民、实践者等元素中“组装”起来的,比较者具有自己的生产性的 “狂野”比较,放入到上述混合要素之中。比较策略是具有新兴和过程性的方法的一种厚重的时间领域的一部分:最初刺激研究的标准、实践和现象可能从视野中消失。新的概念和实体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反过来,这些可能会演变成(新的)良好的可比性基础。在生成性的基础上形成有洞察力的比较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结论
 
本书从城市的空间性出发,建立了比较方法论:领域的完整的社会世界;构成城市结果的相互联系,每次都不同;城市进程的多样化和突发结果,以及我们在具体城市背景下作为参与、具身的和定位的研究人员的实践。事后,这个方法论的赌注也标志着城市的理论化进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概念化——城市化的新词汇——将必然是富有成效的多元。在此基础上,全球城市研究将成为一个领域,其中概念在本质上是高度可修订的,研究以一种谦逊的学术声音进行,研究人员对来自任何地方的见解保持开放态度。

城读相关阅读:

03.城读 | 农业与城市,孰先孰后?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先于农业”模型与考古学事实11.城读 |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那么穷?12.城读│经济学如何研究城市?17.城读 | 一位城市规划师的100本最佳城市建设书单32.城读 | 批判城市理论家如何看城市化?33.城读 | 列斐伏尔怎样改变了城市研究?58.城读 | 是谁拥有我们的城市?64.城读 | 后殖民郊区的治理98.城读 | 简·雅各布斯的对与错103.城读 | 当萨森谈论全球城市时,她在谈论什么?114.城读 | 新旧城市问题之辩

130.城读 | 当列斐伏尔的预言成为现实:走向星球城市化的城市研究

132.城读 | 列斐伏尔论街道133.城读 | 列斐伏尔论城市的中心性134.城读 | 经济地理学家对三种批判城市理论的批判136.城读 | 全球城市扩张可视化:过去、现在与未来

141.城读 | 可能的城市世界:大卫·哈维评列斐伏尔《城市革命》

147.城读 | 城市有助于“黑掉”正式的权力体制吗?

151.城读 | 城市边缘:必也正名乎?157.城读 | 城市为谁而建?Verso出版列斐伏尔《城市权利》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可免费下载)177.城读 | 新时代理解城市化过程的新词汇178.城读 | 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非洲的后发城市化挑战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183.城读 | 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城市

197.城读 | “住房阶级”五十年

207.城读 | 21世纪城市研究手册220.城读 | 金融如何改变了城市的性质?224.城读 | 谁最早提出“绅士化”?226.城读 | 怎样杀死简·雅各布斯的城市?229.城读 | 非正规性:理解全球南方城市的逻辑249.城读 | 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城市性》课程视频上线261.城读 | 21世纪的城市问题是一个尺度问题吗?
270.城读 | Sage新书由内而外详解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89.城读 | 全球城市研究实验室转移:从芝加哥到中国到印度292.城读 | 为什么人人都认为城市能拯救地球?302.城读 | 塑造21世纪的三种全球化:广泛全球化、密集全球化和中国全球化308.城读 | 马克思主义者如何讲述城市?331.城读 | 城市发展史上的大卫与歌利亚之战:简·雅各布斯VS.罗伯特·摩西335.城读 | 新冠时代的列斐伏尔:《城市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启示346.城读 | 我们应该如何做全球南方城市批判性研究?
348.城读 | 业余人士如何改变城市研究和城市实践?358.城读 | 适城生存:城市如何在隔离的时代生活与繁荣?
360.城读 | 为什么我们要将技术城市化?(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